在进行各种各样的“严肃”讨论之前,想请大家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:你还记得你童年读过些什么书吗?有没有一本书对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?
我不敢把话说死,但就个人感受而言,这个答案是非常模糊的。往前数这么二十几年,那时候自己的父母应该也是没有特别关注到这一点。记忆中,自己很小时候的“读资”多是从书店随意抓选的绘本,读起来也不讲究,翻着开心就最好;长大些了,“读资”就变成了从父母的旧书柜里翻出来的旧书,因为是自己抠的,大概也没太关注什么题材合不合适;到了中学看得就更杂了,武侠言情、玄幻动漫、正经名著什么都看……就这么随意地在书堆里摸爬滚打,也长了这么大。
我下面想说的,只是我自己成长中阅读的一点心得。不敢说是“正确”,但好歹也是一条路线吧。
有人说,“想当然”的教育方式不好,我却觉得“将心比心”也很重要,这是上一代的“实验结果”怎么应用到下一代身上的问题,特别是在阅读这件事上。现在这个时代当然已经与我们那时不同了,信息化让在这个时代的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。但我觉得,在阅读这件事的本质上,并没有改变。阅读说白了也不过是一个孩子“与他人交流”的一种途径,它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灌输,它是一种展示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,我倒是觉得,孩子看书还真要看杂一点,也是一种“见多识广”。
[MVC:PAGE]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是没有很多比较的,看了也就看了,但看了些之后,就有了比较,有了比较之后,就慢慢有了计较,然后就有了喜好。从这条路线来看,说是慢慢培养了喜好,但其实,还是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想法。读书也是一种与内容的“对话”,在对话中,会有被它说服的时候,也会有自己去试图说服它的时候。阅读提供的其实是一个话题与一个“辩友”。就跟交朋友一样,一般来说这个“辩友”需要与自己年龄相仿,但是在想法上倒是并不一定要顺应自己来,合得来就处,合不来就分。此外,偶尔交个“忘年交”也是不错的。
而家长最担心的,恐怕就是孩子交上个“坏孩子”做朋友或者被“坏叔叔”拐走了。但家长所认定的“坏孩子”“坏叔叔”真的是“坏人”吗?真的完全不值得结交吗?这个恐怕也算是无论到哪个年纪、无论在哪个方面始终都会存在着的亲子矛盾。而这个答案,恐怕也是相通的,有时候家长越拦着孩子反而越往前冲,不如敞开来,让孩子自己去接触一下,家长要提供的只是“护航”而非“全自动导航”。孩子最终还是要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的。
其实阅读也是。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:你还记得你童年读过些什么书吗?有没有一本书对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?
问这个,其实想说的是,这是一个选择范围和选择结果的问题。如果只读家长自行判断过滤过的书,那孩子可选择的范围就会被限制,如果只听家长说的好坏判断标准,那孩子选择的结果就会意义有限。如果在家长提供的这个范围里恰好没有最合孩子口味的,甚至可能也就没有了后来的“计较”和“喜好”,也就没有了最后的“想法”。这样,阅读最本质的意义又到哪里去实现呢?所以,我觉得,一开始必须要给孩子一个较为自由的选择范围。但这之间,又有一个如何宽松管理的问题。
我有一个现在极为爱书的朋友,她与我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,曾经跟我讲过这么一件事。她小时候家里对她也是属于“放任”型的管理方式,休息日会跟父亲一起去书店,大多数时候都是她自己选书买回家。“只是有那么一次,父亲把我手里的《十日谈》放回了书架,跟我说这个可以以后再读。”她说,那是很少有的一次所以印象特别深刻,等到后来慢慢地书看得越来越多,也就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把书放回书架。在这个过程中,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读过所谓“坏书”,只是读得太多了,那些影响留下的真不多,反而是因为读过,所以明白了何谓“出格”。到现在,她也仍愿意与父亲去讨论、分享每一本读过的书。“好书”也好,“坏书”也好,经过咀嚼都有所得,这才是“开卷有益”。
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。朋友父亲所做的是以一个敞开的态度在一边陪伴,只在必要的时候扶一把。就像是小时候学骑自行车,到底还是要自己去练习、感受,家长只在开头指点一下,必要时候扶一把,还是免不了偶尔摔跤的,但摔了几次就渐渐明白怎么才能不摔了。一般来说,摔一跤成不了一生的阴影。同样,读一些不那么“正统”的书也走不了弯路。阅读又不是传销,它其实是一种相当温和的交流方式,能够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是阅读积淀这个整体。这不是有没有读那么一两本“坏书”的问题,而是你读了很多书有了自己的选择的问题。家长要做的,也不是去框定一个自认有益的选择范围硬塞给孩子,如果根据判断觉得引导是必要的,那么要做的也不是强行阻碍,而是应该去加入,作为一个成员去参与这场“三人沙龙”,平等地沟通。很多时候,孩子执拗说“我就要”是因为家长执拗说“你就不能要”。
说了那么多,其实也就是看了最近太多家长对于所谓“黑童话”的担忧,特别想跟有些家长说一句:别那么风声鹤唳,不要怕相信自己的孩子读点儿“坏书”也能读成好孩子。